来源:中国财经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 王军
值此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位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们在这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热土上探讨国际间会计的差异、融合与趋同,别有一番深义。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希望通过搭建这个交流平台,让各位与会代表能够深入沟通会计国际趋同的观点和想法,深入认识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在会计国际趋同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思考会计国际趋同带来的潜在冲击与嬗变,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方法与路径。
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的进展情况
中国十分重视会计准则建设,积极推动会计国际趋同,致力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全球经济贸易秩序。2006年2月,中国财政部发布了1项会计基本准则和38项会计具体准则,10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从而成功构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体系开始在14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半年来的情况表明:市场反映平稳,投资者认为良好,各有关方面积极肯定。
关于加快推进国际趋同的认识
结合中国的实践以及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情况,我认为要加快推进国际趋同,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
趋同属于潮流
综观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的经济运行方式,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与趋势。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信息资源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会计服务业对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国家或组织,都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消除会计准则差异、增强会计信息适用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健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本国经济应成为参与趋同各国的共同事业和一致目标。
趋同承载多赢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和价值观必然不断发生碰撞及调和。只有多方共赢才能显现趋同的魅力,才能真正实现趋同的目标。会计准则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技术规范,在其背后有着经济、法律、文化等深层次的内涵。忽视各国会计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在不同条件、进程、范畴中运用完全等同的会计准则条文,可能未必收到实实在在的多赢效果。为此,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重视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充分研究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特殊问题,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互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同时,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应在不违背本国法律的前提下,在方法和技术领域尽可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特别应注重联系本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或协调差异的措施和经验,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参考,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具广泛性、多赢性和可操作性。
趋同需要交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需要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同区域会计组织之间加强交流,强化双边和多边机制,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借鉴。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而言,尤其要强调以下三点:一是加强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沟通,共享经验,交流信息,协调行动,化解分歧,切实推动本国会计国际趋同;二是要推进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之间的交流,形成交流定期化、形式多样化、领域多元化的“新新合作”机制;三是要扩大交流合作范围,围绕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趋同,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可以加强在资本市场监管、贸易规则制定和市场环境培育等方面的合作。
趋同尤要行动
如果所有趋同的愿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那么我们永远无法迎来真正的国际趋同。无论趋同过程中的分歧有多大,困难有多艰巨,只要大家都采取积极行动,总会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面对裂变、碰撞、重组中的会计国际标准,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要更好行动起来,以兼容并蓄的心态,知行合一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准则的研究和制定,推进本国会计的国际趋同。需要强调的是,在衡量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趋同效果和进展程度时,不宜仅仅简单地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比较,而要同时纵向认识其进步的幅度和速度。割裂其历史基础去评价趋同成果,是没有按会计的“公允价值”法则去评价的一种片面方法。黑格尔说:“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但另一方面,正如世界银行伊拉其·泰莱先生将要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的那样:“会计国际趋同和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使得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若干重要收益,因而应加快这方面的行动步伐。”
趋同是新起点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了国际会计审计界的广泛认同。经过准则体系发布后一年多的反复思索和实践,我想在上述主张的基础上,再充实一个新观点,即“趋同是新的起点”。主要考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使现在实现了趋同,也是某一时点上动态的趋同。这个时点之后,还可能会产生新差异,还需要新一轮的趋同。因此,趋同是长期的任务和不懈的追求。
二是因为在实现本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实质性趋同后,还有一个会计准则国际间的等效问题。相对于会计准则的趋同,等效认可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泛,牵涉的利益主体更多元,实现难度也更大。但无论如何,会计的国际趋同为准则等效认可和跨国资本自由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基础。因此,在趋同基础上推进等效,对所有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来说,都将是与国际市场加速融合的一个新机会。
关于开好本次会议的倡议
为使本次会议取得丰硕成果,我愿结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和国际趋同的实践,提出如下倡议:
抓住趋同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有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沟通、树立明确的会计国际趋同理念、积极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计划、切实推动本国会计国际趋同,应作为各国准则制定机构优先考虑的工作。
为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参与国际趋同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积极提议设立“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论坛”,旨在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在有关国家之间建立常规化的交流渠道,推动这些国家在会计国际趋同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愿大力支持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在国际趋同方面采取的积极行动。针对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在会计国际趋同过程中普遍遇到的人才瓶颈和专业局限,我们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共同努力,建立一项面向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国际趋同教育培训计划。
认真听取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对我国会计准则建设和国际趋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欢迎并将细致考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代表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共同寻求建设性、互动性、多赢性解决方案。
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为加快会计国际趋同献计献策。
形成一个倡议,达成一致共识。建议将会议讨论形成的共识写入《推动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的北京倡议》,并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会议宣言。
风物长宜放眼量。会计国际趋同需要我们有战略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在努力消除各项现存准则差异的同时,我们应在争取更多国家支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做一些布局谋篇的工作。让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不负时代的重托,积极投入到会计国际趋同的宏伟事业中来,共同谱写会计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经验带给世人诸多启发
联合国贸发会议会计部主任 约瑟夫·阿斯莫拉什
联合国寻求全球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准则的努力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只是大家的一个愿望,现在却已经成为现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一种手段,透明的财务报告能够推动投资,并且能够促进贸易,从而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
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第24届年会将于10月召开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些背景情况,在联合国的贸发会议机制下,我们有一个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这个是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1982年10月创建的,简写为ISAR,旨在提高公司报告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其中有34位成员,中国是创始成员国之一。到目前为止,这个专家工作组已经召开了23次年会。
在2004年10月召开的第21次ISAR年会上,与会专家提议从2005年开始在全球范围逐步推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2005年11月召开的第22次ISAR年会上,与会专家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际执行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审议,要进行一些国家的案例研究。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的参与,他当时参加了会议,向大家通报了中国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计划,特别是中国如何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计划。
2006年10月,第23次ISAR年会在日内瓦召开,有280多名专家参加,来自80多个国家。我们准备了5个国家的案例研究,其中中国的会计改革案例给了大家很多的启发。
2007年10月30日,第24次ISAR年会将在日内瓦召开,主要议程还是审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问题,我们也会发布国家案例,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南非和土耳其。同时我们还会举行一个技术讨论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中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该国家或地区先前存在的法律法规与国际准则难免存在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是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我们需要保证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信息使用者都对它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在一些国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被翻译成当地官方规定发布,这样会造成一些时间的滞后。
在实施国际报告准则的过程中,一些监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机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施提供保证。
从技术方面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篇幅浩大,而且较为复杂,因此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所有行业都采用国际准则
澳大利亚国库部市场司执行主任 吉姆·墨菲
我介绍澳大利亚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情况,我要涉及这样一些主题: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的情况,为何要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项决策产生的影响以及遇到的挑战,我们的收获和经验,还有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问题。
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前,我们的政策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政策相协调,并把它作为一个起点,在准则的措词方面做一些改变,同时在考虑澳大利亚国家经济情况的基础上,在内容上也进行相应修改。
澳大利亚政府在2002年决定要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2005年开始采用,我们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在澳大利亚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同时减少公司的资本成本和全球协调成本,因为它可使得财务报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具有更大可比性。
现在澳大利亚所有的行业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尽管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逐字逐句相同的准则,但我们仍有一些备选的处理方法。
简而言之,我们特别关注并确保我们能够严格的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同时做出适当安排,以确保我们在税收和审慎监管方面的规定,能够满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
此外我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以保证公司平稳地、按时地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渡,这使得澳大利亚能够成功地实现全面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目标,并尽可能降低公司的转换成本。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希望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在全球各地开展业务的澳大利亚跨国公司而言,他们会从中获得很大的收益。
此外,我们希望能够促进本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方面的合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2005年在悉尼举办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地区政策论坛”,我们邀请了本地区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包括政策制定者、准则制定者,以及会计职业组织。
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一些国家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益处。例如,它能使金融市场吸引更多资本,能够促进贸易。我们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确保获得全面的益处。
全世界同说一种完美的语言
香港会计师公会行政总裁兼注册主任 张智媛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同时,香港还是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体。2007年5月,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在全球排名达到第8位。这种快速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香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它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部分。在香港上市的1189家公司当中,来自内地的有374家,占31%。今年,内地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筹集资金总额中占到78%,在二期市场筹集资金中占到45%。这些内地企业虽然在内地这样一个新兴市场上运营,但香港交易所要求他们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决定内地企业可以在香港交易所发行H股。很快,在1992年,内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颁布了,从而为内地企业到香港股票交易所发行H股奠定了基础。企业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根据当时的香港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整。
为使香港成为中国的全球性金融中心,香港就要不断研究和发展会计准则,所以我们做出决定要使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从1994年开始,我们逐步发布与国际会计准则类似但作出部分改动的香港会计准则——主要是取消一些备选处理方法。2001年,香港交易所修订了上市规则,允许上市公司选择采用香港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从2005年开始,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完全趋同。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了一套全球性会计语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们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需要花时间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套语言。想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通晓并非常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还需要假以时日,这个语言在说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口音,但最终一定能够发出完美的音调。
趋同的益处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 山田辰己
大家都知道,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与之趋同。我也想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套全球会计准则。第一个原因是投资者,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他们需要了解被投资者的财务状况,因此必须能够从财务报告当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如果投资者可以了解很多公司在各个国家的财务报告,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共同的,这对于投资者来讲就是非常有利的了。如果说投资者不了解这个财务报告,那么他们可能就会为自己的投资带来的额外性收取更高的价格。所以对于那些寻求资本的公司,他们也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来寻找资金,这个可以是通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提交来实现的,因此在这里就不会有额外的高价,因为投资者他们已经了解到了信息,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如果财务报表是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新准则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小雪
近几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创立初期,财政部及时推出了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满足了发展证券市场对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财政部广泛吸收国外现代会计的先进成果,有效解决了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会计计量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会计准则实现实质性国际趋同,是我国会计准则再一次向更高水平迈进的质的飞跃。在会计目标方面,从以满足政府需要为主转为以满足投资者需要为主;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方面,从强调内部使用转为公开披露;在会计选择方面,从政府宏观选择为主转为企业微观选择为主;在会计与税务的关系方面,从会计准则服从于税务法规转为会计准则与税务法规适当分离。这一系列变革和创新,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上市公司已达1400多家。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部署,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一直密切合作。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在证券市场中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满足了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深远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定义了各会计要素的内涵和确认条件,构建了完善的报告体系,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做好了相应的制度安排;新企业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当代财务管理的先进理念,在关注历史成本的同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充分揭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及正确衡量经营业绩;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地借鉴了国际公认的会计标准,既增强了境内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有助于降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成本。
目前,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基金和期货等证券相关行业已经全面执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从执行情况看,市场反映良好,基本实现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将继续加强新旧准则衔接的监管,降低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空间,研究和应对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后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将加快相关信息披露规范和配套监管指标的修订完善工作,切实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新兴经济体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银行财务管理区域经理 伊拉其·泰莱
会计语言互通对全球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作为一种共同的会计语言,它可以适用于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它可以改进公司内部的沟通,促进企业的并购、合资,同时也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最好的决策。
对于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来讲,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与之趋同有很多益处。
首先,它可以通过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来支持资本市场的运作,通过降低信息壁垒和借款费用来扩大企业借款的途径。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可以使得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获得更多的国内国际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推动有能力的会计人员跨境流动。
其次,它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更透明的财务报告有助于通过市场约束机制来促进银行体系的健全和金融的稳定,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
第三,它还有助于促进竞争,对于中小企业,实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采用也能支持市场导向的财务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
第四,它能提升企业治理和国家管理水平。它不仅能改善决策,为国家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还能提高透明度,执行和监管部门可以获得更充分的财务信息。它能强化受托责任,增强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它能减少舞弊的机会,并且对舞弊行为给予充分的披露。
但是,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对于它的合理应用,会计师和审计师在进行重要的主观判断时会遇到一定困难。其次,由于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过程中的复杂性,对于很多公司而言,披露完整信息的成本较高。因此,当要求所有类型和规模的公司都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编制财务报告时,其具体应用就变得非常困难了。第三,会计和审计提出的要求与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之间不匹配。直接应用国际准则,要求会计人员有最基本的能力。这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
为什么世界银行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感兴趣呢?我们对于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产生兴趣还是体现在三个层次上:
其一,是为了强化公司财务报告体制,要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施战略为契机,来强化世行成员国,特别是那些新兴经济体的制度建设。其二,是为了能够提高和建立世行资助项目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也能提高可比性,更好地从成本效益方面来进行项目管理和分析,这是非常重要的。其三,是为了世行本身编制自己的财务报表。我们希望以国际认可的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编制我们的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这是从世行自身的角度来考虑的。
韩国的国际准则路线图
韩国会计准则理事会副主席 徐正雨
昨天中国足球队赢了马来西亚,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亚洲杯是一种国际体育赛事,很多国家参与。如果足球比赛有不同的规则,就没有真正的国际赛事可以进行。同样,如果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遵守一套统一的规则。最近,韩国宣布了国际趋同的路线图,从2009年起自愿采用,最终到2011年,我们要强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以政府为主,也有一些其他机构的参与。可以说,我们选择的是一种“大爆炸”的趋同方式,每个公司、政府还有审计师,所有人都必须要做充分好准备,时间非常短。
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发生了变化,从原来政府制定变成了独立准则制定机构来制定。现在,我们将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准则。
在韩国,政府、大企业、四大会计公司是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推动力量。“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工作组”有16个来自于不同机构的代表,主要由金融监管委员会出面组织。在其下面,我们设立了三个技术工作组来确定路线图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个工作组每月开会一次,同时还听取公众的意见。
目前,我们亟待消除一些主要由法律制度所造成的差异。韩国目前有大约1600家上市公司,从2009年开始他们可以自愿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从2011年开始他们必须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于非上市公司,他们可以选择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围绕会计上做其他大的改变,例如改变公司的信息技术系统。所以,我们要把大公司和小公司区别对待。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双重体系,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非上市公司遵循我们国内的会计准则。
还有另外一点,我们必须要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IASCF)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必须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提供一些财务支持,所以将以系统的方式筹集资金,在今年年底之前就要筹集到首批系统募集的资金。
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以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好、更多的资本,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比其他的国家更好才行,实际上这是一场竞争,就像是亚洲杯足球赛一样。
我们需要合作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 戴维·泰迪
我非常荣幸能够再一次来到北京,我在2005年11月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专家组与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了趋同会议,并就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达成了一项协议。2006年2月,我来到北京参加了中国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发布会。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很多行动,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0年,当时还只有很少国家和企业采用国际的准则,然而在短短6年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有100多个国家,有包括欧盟在内,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未来几年可能还会扩大到150个国家。加拿大、智利、以色列、韩国还有印度,都已宣布要开始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计划,与此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继续就趋同问题开展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真正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和运动。
因为国际资本市场正在全球不断发展,所以人们努力要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为一套真正的全球准则。今年年初中国实施了新会计准则之后,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例如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希望能够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而进入到国际资本市场中。现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接受国际的准则,将其作为共同遵循的财务报告语言。首先,全世界的企业都将从中受益。其次,监管当局能够有一个更一致的方法来进行监管,并且全球层面上进行一致的监管。第三,对投资者来说,他们现在能够对在不同国家运营的公司进行更容易的比较。
对于新兴的和转型经济国家来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够帮助其促进海外投资的进入。给国际投资者提供有充分透明度的信息,提高其投资的安全性。
在2005年与中国签署协议时,我曾经说过,中国会计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是非常明显的,新的会计准则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能够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的信心,大大促进国内投资和外国对中国的投资。对于中国公司,接受新会计准则,可以减少在国外运营的成本。对于别的国家,也可以获得像中国这样的收益。
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在本月,来自中国的一位新理事已经加入了我们的理事会,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举措,它改变了我们理事会的组成,而且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成员能够加入到我们的理事会。
我们已经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希望能够保证有一个透明、负责的工作方式,使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及时得到信息。我们希望能够保证的是,我们的准则能够包容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准则进行补充,以便能够保证考虑到各个经济体的不同,我们需要你们的积极参与。例如,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目前的讨论稿是基于美国标准的,在欧洲是不是适用呢?在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是不是适用呢?再如,怎么样做才能使中小企业获得一套更简单的全球准则?我们已经展开了讨论。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并不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有了既定的答案,希望所有人一起来进行合作,以便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非常期盼与大家进行合作,帮助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
我非常感谢中国财政部和王军副部长能够与我们一起召集这样重要的会议,来谈论对于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再次重申,中国财政部和王军副部长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推动了中国和全球会计的趋同,我代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表示非常感谢!
中国会计准则建设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刘玉廷
2005年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王军先生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签署的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将趋同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工作的目标之一,旨在使企业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同;中国会计准则除极少数问题外,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包括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些问题上,中国可以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寻求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决方案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除上述之外,财政部还在某些准则项目的安排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一是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分解为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三个准则项目,将复杂的金融工具业务进行细分,以更好地指导实务;二是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保险合同》分解为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两个准则项目,对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了比国际准则更加详尽、系统的规范;三是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联营中的投资》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1号—合营中权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既符合中国会计实务多年来的习惯,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准则的内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上述安排表示赞赏。
为确保新准则的顺利贯彻实施,中国财政部在实施前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从2006年7月开始,财政部会计司面向全国上市公司、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监管部门和会计学术界,连续组织了一系列新准则的培训工作,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讲解,直接受训人数逾万人。同时,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模拟测试,弄清新准则实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确定准则实施监控的重点,等等。
中国会计准则实施后,财政部吸收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方面的专业人员,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为实施中出现的紧急问题发布工作组意见,并将在适当时候形成解释公告,由财政部发布。同时,财政部会计司通过各地方财政部门等途径,建立了对新准则执行情况的实时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密切关注新准则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根据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令和财政部文件要求,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1400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目前,按照新准则转换和调整的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已经完成,2007年的中期报告也开始陆续发布,平稳地实现了新旧准则的转换和过渡。新准则实施后,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对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跟踪分析,及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财政部已经对准则未来的实施作出了总体部署。一是继续做好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工作,为扩大准则的执行范围积累经验;二是2008年将准则的实施范围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三是2009年进一步扩大准则实施范围,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统一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加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趋同只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后,财政部就开始研究并启动与那些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问题的相关工作,而且进展较为顺利。近期,中国与欧盟已就将中国会计准则列为第三国等效准则的安排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2007年7月初,财政部朱志刚副部长率团赴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三次中欧财经对话期间,确定了加强在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合作,并实现欧盟在2008年年中就中国会计准则等效作出最终决定的目标。
2007年以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就等效问题举行了多次技术会谈,双方认为,应加快工作进度,尽早完成等效工作,这将有助于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及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
此外,中国与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加强了会计领域的联系和合作。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目前正在进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工作,美国在安然事件后,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开始对话和趋同工作。上述进展都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实现等效创造了条件。中国财政部将在注重会计准则体系在国内稳步实施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等效工作,使中国会计准则体受到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认可,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会计职业界的国际化。
让使用者有执行国际准则的需求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高级项目经理 西格瓦德·奥林
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希望能够给欧盟委员会提供关于在欧洲采用和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建议。我们也和一些欧洲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主动进行一些合作。今后我们还将把这个领域欧洲国家的资源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便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参与全球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
我们的技术小组成员来自全欧洲范围,背景广泛,有编报人员、审计师、以及学术界人士,还有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秘书处是从事日程工作的机构。我本人就是秘书处的成员。
2005年是欧盟规范资本市场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第一年。大约有8000家上市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欧洲第一年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状况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不过在实施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在披露方面有一些缺失或不清楚的地方,因为他们试图照搬国际准则中的规定和示例,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企业本身的财务报告工作上。
对于欧洲的一些国家来说,从以前的会计实务到现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是一个很大的跳跃,因而存在很多充实知识方面的要求,人们要更多地了解指南。欧盟通过成立欧盟委员会会计准则圆桌会议来讨论这方面的许多问题。因为我们相信,要让企业真正的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就必须让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进行决策的人有这样的需求,才能推动它的发展。
推进国际趋同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会计师 王国樑
近期,中国石油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IAS24”)征求意见稿,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反馈了意见。此前,中国石油曾多次向IASB进行反馈:2004年11月我们在北京参加“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高层研讨会”上与戴维·泰迪主席座谈;2006年2月我们赴英国伦敦IASB总部会晤戴维·泰迪主席时,详细汇报和阐述了中国石油的观点,建议不需要披露与同受国家控制的其他企业的交易。今年2月,IASB公布了关于修订IAS24的公告,我们期待着尽快正式发布并实施修订后的IAS24。
2005年经过认真考察,IASB聘请我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掘业研究项目组专家成员,参加研究采掘业项目,探讨以公允价值、标准化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和披露储量等会计问题。我们积极参加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水平受到充分肯定。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此,中国石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提前参与新准则相关工作。参加财政部组织的新准则发布前的内部研修,提出的很多建议和意见被采纳,也从具体工作层面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二是结合实际及时组织新会计准则培训。总部在全公司范围内共举行五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会计人员数千人次。各地区公司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三是认真修订完善制定《中国石油会计手册2006》。我们根据新准则的变化,组织项目组及时修订完善公司会计手册并于2006年底前完成,为新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四是启动了会计一级集中核算项目。促进了新准则的贯彻实施。五是制定详细的建账方案。根据新准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设计了2007年年初地区公司和总部建账方案,保证了新准则的顺利实施。
此外,我们还安排专人,认真收集、整理、研究并答复在执行运用新准则时面临的会计问题,并及时与准则制定机构保持沟通,确保新准则得到有效执行。相关建议
在会计国际趋同过程中,中国将充分发挥作用,为制定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贡献力量,包括IASB在内的有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及地区,应当充分认识到中国为实现会计国际趋同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等效进程。IASB在制定有关准则时,充分考虑和借鉴中国准则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规定,并充分听取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意见,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适用性更强,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