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外贸顺差过大所带来的矛盾,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最终挥出了近年来的最强有力的一拳。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五部委联合宣布,自7月1日起,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覆盖了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出口企业利润锐减
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来的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品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无论是覆盖范围还是调整幅度,都足以说明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控力度之强,是近几年以来调控出口退税力度最大的一次。有分析人士将这次调整范围形象地比喻成“地毯式轰炸”。
出口退税政策的大调整,让国内不少出口型企业饱受“煎熬”,那么如此规模地调整措施实行近一个月以来,对我国出口型企业具体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出口型企业又是怎样应对这个“突袭”事件的呢?之所以称之为“突袭”,是因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像以往调整时,给企业设置三个月的过渡期,而是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向社会公布。然而,正是因为“突袭”,企业还来不及准备,巨大的损失就已经摆在了它们面前。
“出口退税调整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虽然公司的直接利润并不完全来自于出口退税,但是作为出口型企业,出口退税的调整仍然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郁辉说。
郁辉一个月前曾是江苏某制造业出口公司的财务总监,在出口贸易这一行,已经“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此次调整,电动工具的出口退税率由以前的17%全额退税,降低到5%和9%两档。以9%为例,就下降了8个百分点。按照企业每个月销售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来计算,下降8个百分点,每个月的利润就相当于减少160万元,那么一年下来,企业足足损失2000万左右。这个损失对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而言,影响极为严重。
“一般情况下,一个制造企业的净利润率也就在5%左右,那么出口退税率下调了8%,相当于净利润率也随之减少了8%。这样一来,像电动工具这种生产企业的生存可谓非常艰难。”郁辉坦言。
不单单是制造业的损失较大,服装业亦是如此。此次调整,服装业的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3%调到11%,下降2个百分点。正是这微不足道的2%,就会让中小企业的年损失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型服装出口企业的财务经理告诉记者:“按照企业每年出口1600万美元的订单算,减少2个百分点,企业一年就会损失250万元人民币。而公司现在的净利润也只有8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下调出口退税率给我们企业带来了重创。”
郁辉同时指出,出口退税下调一两个百分点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企业可以内部消化。但是,调整幅度达到5%以上,企业必然会亏损。“出口退税率下调实际上是在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原材料采购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二者结合之后,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那么,企业若想保本,出口量就会下降,同时提高消费价格。”他认为。
政府:政策调整无负面影响
从郁辉和这位财务经理的担忧中,不难想象其他出口型企业也同时承受着同样的痛楚。难道,政府的此次重拳出击,就真的会断送部分出口型企业的命脉吗?难道企业注定要经历变革“阵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张德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高涨,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高,并直接引发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国家举起了财税大斧,直击贸易顺差软肋。因此,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只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不过涉及的范围太广了,高达上千种。不像以前,无论是下调出口退税还是上调出口关税,涉及范围均为寥寥百种。
“短期来看,我国出口型企业会有一定的损失,尤其是那些把出口退税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但是,从长远来看,出口退税的调整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促进企业煅炼内功、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等各方面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张德勇说。
真的可以用“向左走,向右走”来形容各方对于此次出口退税调整所产生的反应。如果说企业向左走,面对出口退税税率的下降,给企业的利润造成巨大损失时而“叫苦连天”。那么,政府则是向右走,他们认为,在贸易顺差持续高增长的情况下,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明智之举。
这是在政策刚刚出台之际,财政部的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总体来看,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适中,并且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不会对正常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新调整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将会影响今后半年或一年的出口数量,这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现在还无法统计出确切的数字来说明,出口退税调整这一个月以来对企业已经造成的影响。
他同时也向记者阐述了这其中的原由说:“从7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那么7月份的出口数量是不会因此而下降的。7月份采用的新税率所产生的影响估计要等到10月份以后,才能有所体现。因为,做出口贸易要在一年以前就已经签订了合约,现在所表现出的这个外贸数字是以前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这次出口退税下调的比例较大,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以后从8%左右下降到6%左右,2个百分点的损失确实给企业带来了负担。我国每年的出口水平大概在5000亿美元左右,退税率降低了2%,可想而知企业的损失有多大。但是,我想即使降低了出口退税率,我国企业的出口势头依旧会迅猛增长,这是不会改变的。”刘桓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企业冷静应对政策调整
据了解,近几个月以来,政府针对出口政策的调整似乎过于频繁。今年4月,财政部下调了钢铁业的出口退税率,取消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6月1日,政府又对142项资源性商品加征出口关税;短短一个月后,针对出口退税更强力度的调控政策便接踵而至。这是不是说明了政府的行为有些操之过急。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应当注意循序渐进,虽说税收一向都是政府进行调控的武器。但是,如此过于频繁地出台政策会不会令出口企业疲于应付,会不会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节奏呢?鉴于此,企业如何来应对政策的调整恐怕是至关重要的。
谈及此,刘桓综合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式,针对企业的现状,给出了几点提醒:
首先,今后企业将面临内销和外销两方面的制约。内销由于目前市场约束很强,企业盈利的空间不大;而外销呢,由于退税率降低以后,企业的生存空间相对缩小了。因此,考虑内销和外销的比例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再则,企业要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外商投资都盯着中国这块“大蛋糕”。那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满足内需,在此基础上,给企业生产打开新的通道。因为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在主导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所以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
最后,由于我国内资企业对内需市场的重视不够,按照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必须要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
“不过,更换品种是企业面对此次调整所做出的最根本的办法,国家调低出口退税率,就是为了对出口产品加以限制,同时也说明了企业不能再靠廉价地出售某些商品来赚取外汇了。”刘桓明确指出。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很多出口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盈利空间,有的集中在6月30日之前抢先出口,有的更换了产品品种,更多的则是抬高了产品的价格。按理说,抬价是国家这次调整出口退税的本意,希望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不至于被反倾销。相反的却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很难主导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即便国内的出口价格提高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不变,再加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企业依旧是蒙受损失的一方。
不仅事实如此,很多出口企业表示,抬高出口价格,很有可能会截断企业的出口链,因此,企业不会轻言抬高价格。虽然抬高价格的这种做法都集中在了7月份,那也是企业在面对这次政府“突袭”时,将企业的损失由大化小而不得已采取的办法。
“面对这种损失,企业要做的就是对产品进行调整、对客户进行调整、对市场也进行调整。企业要抓紧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时推到国际市场上,保存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在开发内销的市场的同时,出口市场也相应做些转移,尽量将出口产品转移到国际价格比较高的市场当中。”郁辉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