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按照国资委的规划,到2010年央企数量将从目前的159家减少到80-100家,这意味着在未来3年内,将有1/3到1/2的央企参与重组。央企的合并重组,往往伴随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的更替,如中土蓄、中谷粮油并入中粮集团等,均出现了合并重组某一方的审计服务事务所被取代的情况。
由此看来,此次央企大合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更面对巨大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瑞华恒信会计师事务所涉外审计部刘冠勋告诉记者,伴随着央企的合并重组,必将出现一批航母级的中央企业,这就必然要求出现一批航母级的事务所与之匹配。目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内,拥有排名靠前的央企客户的事务所,必将在此次央企大合并中占尽先机。因为央企的合并重组采取将弱者并入强者的方式,对于合并方的审计事务所,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审计收费必将快速增加,这也正顺应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推动事务所做大做强的行业战略。除了这种随客户做大的事务所之外,一些中型事务所在短时间内,只能通过合并的方式来满足注册会计师人数、收入规模等硬指标,这必将加速中型事务所乃至大型事务所间的合并进程。
与此同时,此次央企的合并及部分地方企业并入央企,还将导致地方事务所竞争的加剧,从而促进地方事务所间的合并、地方事务所进京赴海外发展及成为大型事务所的分所、成员所、联系所等。为了生存、发展,地方事务所不得不采取与其他地方事务所合并、投靠大所等方式在行业内分得一杯羹。
再往深了看,随着航母级央企的出现,往往并非一家事务所能满足其审计服务的需求,由此,事务所行业间的协作将进一步加强,新的协作方式将会出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行业特点。航母级央企的分子公司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业务规模庞大,行业种类繁多,往往一家事务所不能满足其审计服务的需求,成员所、联系所的协作方式将在行业内得到发展,新的协作方式也必将出现,来适应航母级央企的需求。此外,央企海外市场的拓展,将带动国内事务所“走出去”,而国内事务所可能采取“借船出海”或依托央企的海外业务在国外设立分所或成员所等方式。
不过,央企合并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事务所若一味地追求规模也将导致事务所风险的加大。
目前,事务所间合并的主要目的与直接目的就是做大规模,提升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百强中的座次。因为不做大规模就很难承揽到大型央企的业务,就招揽不到业内优秀的人才。要想做大做强,仅靠自身发展,在短期内很难有成效,所以事务间的合并就成了事务所在国内布局及扩大规模的一种高效的手段。单纯为了达到规模而进行的合并,在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是必经之路,对于事务所行业而言显得更加重要。
可是,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做强”是更高的要求。否则,“大”也是形式上的大,松散的“大”,其事务所内部管理可能仍维持原来各自的模式,出现“所中有所”的现象。此外,做大做强的一个关键环节即风险控制。据了解,现在某些事务所为了在全国布局,大肆招揽外地分所、发展成员所,规模是上去了,但若管理不好这些分所、成员所,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终究会尝到苦果。
事务所该怎么办
“面对目前央企合并的形势,事务所应采取各种策略主动出击,争取利用此次央企合并的契机做大做强。”刘冠勋分析说,若想在此次央企合并浪潮中成大气,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功课。
人才是事务所发展的关键。在注册会计师行业,招揽到高质量的大型央企客户固然重要,然而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加强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外部精英人才是重中之重。
事务所晋升制度、收入分配机制及人性化管理将是一个事务所能否得到人才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各种制度创新必将是事务所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高效、和谐的项目团队建设及事务所的内部、外部沟通机制的效率也将决定事务所的外在形象及实质水平。
营销能力尤其是高层次的营销能力,将决定此次央企合并浪潮中事务所的起点乃至最终在行业中的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也应该有所作为。首先,引导事务所间的合并价值取向,不能让事务所不顾风险控制而一味地扩张,其后果可能是合并后的风险失控或是合并后无法整合而又快速地拆分。
同时,还要防止“明招暗定”的招投标,严惩商业行贿。在央企大合并的背景下,大型央企更换事务所在所难免,更换事务所的招投标,应能尽量保证公开、公正、公平。
避免恶性竞争也十分关键。某些事务所为了竞争到为大型央企服务的机会,不惜把收费一压再压。为了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必须制止这种恶性的竞争。